立春后五日

回家的班车上,坐在旁边的同事问:“都要走了,还那么积极干嘛?”笑答:我做事一直就这么积极呀。

之前,总以为LLGF的EC和online branding对自己而言是一种责任,即使是遇到魑魅,也总是放开自己的态度,以事情为先。

后来,发觉自己再勤勉谦忍也于事无补。所以在发出那封信的时候,告诉自己说放下吧,就当是自己的一场执念。于是就真的放下了。

而今的积极,更多的是对自己时间的无愧吧。

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借猪八戒的口说“古人划地为牢,他将棍子划了圈儿,强似铁壁铜墙,假如有虎狼妖兽来时,如何挡得他住?只好白白的送与他吃罢子”。

划地为牢纵是迂腐。只是甩开棍子的时候,心里依然应该有所秉持,不是麽?

很久没读书,更不用说诗了。刚看到一首白居易的诗“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正好写的是这几天。今天依旧是那班地铁,从站台走下的时候,却能看到暮色里远远的佘山呢!

始知

唐朝的李益有一首送给他堂兄的牡丹诗,说“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人赏繁华。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上个星期开始,因为移动与ICP的缘故,myplain的空间一直不能正常运作。偏偏期间好几次冒出想写字的冲动。在空间正常显示的平时,反倒是感觉寥寥,而且经常以天冷、没图、内容太少等等借口,打消掉写字的念头。

大概真的,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某物存在的意义,才会想到珍惜。

或者是平时少有意识,未用心去盘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更没有认真地考量,那些拥有的价值。

仔细想想,是不是如诗中所说,有对牡丹视而不见呢?

心觉

下午,打开易趣艺廊的页面挑作品,看到观念配饰的“心觉”,突然触动到心底的某根弦。

大概是因为找文字的缘故,先用心地看了说明文,然后再看作品,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和遐想了。——这件作品,无论是图片还是实物,之前因为下单和市调的需要,在眼前晃过不知道多少次。

说明文上这样说:

智慧能知
慈悲能爱
左右常修
人间圆满

细想起来,之前对”圆满“两个字,有些误读或者是偏见。总以为人生虽然不一定像很多人感慨的那样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阴晴圆缺总不会少,不会有十全十美的圆满。 继续阅读“心觉”

冷露无声湿桂花

周五的下午,打开之前zualog的存档,找一些壁纸给同事。逐月而建的文件夹一个个打开,仿佛看到那些日子一段段地在眼前流过。

去年十月zualog作
1024*768 1280*800 1280*1024 1440*900

之后的饭桌谈天,给小朋友建议的时候,聊到了一两年前。说出来的忠告,或多或少,是之前给自己的。也就难免在心里计较自己的当时和现下。

有很多东西,在妥协掉的时候,所感觉到的无奈,并不等于之后的失去。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空气一般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却意义非常。 继续阅读“冷露无声湿桂花”

思路地下铁

最近觉得,“思路”两个字的组合是很有道理的。

大脑里思考的条理脉络,就像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路,或有交错。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脑袋里究竟有多少条思路,即使是那几支主干道。

一旦休假,长长的假期里,思路大多如同午夜的地铁般关闭,只留下路面的交通继续。

在意识到之前,偏偏思路又不能跟地铁一样,到点开班发车通行。

所以理清自己的思路,时时提醒自己准时发车,那么即使是再长的假,也就放得下拿得起了。

昨天出门前,随手带上了李欣频的《人生的十四堂创意课》。虽然书已泛黄,但是依然获益匪浅。

刚刚在网上看到席慕蓉的《送别》:

不是所有的梦 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 都来得及告诉你
疚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 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 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
错过今朝

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 请
为我珍重 尽管 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大约以前也是读过的。没有背下来也有好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发现美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