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湖乡水泽

才在报纸上看到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01年开始在湖北作“江湖联系”项目的消息。要知道,湖北是我的家乡,自小生长于斯,虽然这两年背井离乡,年末无论无何却是会回去的。可见我是孤陋寡闻,少于见识了。报纸上说到人们“将湖泊湿地恢复到解放初期”的梦。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湖北是怎样的一片水乡,但我记得小时候的那许多水域。

老家离汉江不远,骑自行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江边。老镇中心倚江而建,包括那许多可能源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泥厂、纱厂、什么什么厂。在我小时候,那里可以称之为繁华,如今不知道还剩几个烟囱不剩。

到一个地方,听听古老点的地名,大概就可以想象到它的许多情状了。比如,有个村子,叫洄流湾。因为从汉江引出的水流到这里,会洄旋几旋,才往下走。

我家后面那条河,就通过洄流湾那几道湾,跟汉水相连。 继续阅读“记忆中的湖乡水泽”

就走了

要走的那两天,故意装作潇洒,一幅无所谓的样子。两天中午的饭局,说到离开之类的话,都嘻嘻哈哈地混过去。特别是第二天,alida刚提到聚餐的原因,就被我打住了话头——不知道那帮人,有没有在心里偷偷地骂我无情无义。

怎么会呢?办公室里随便谁离开,都会感怀好久,难道轮到自己,反而不在乎了起来?记得以前读过的一首小词:

不是不相思
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
买不得天样纸

游子思妇,之所以家书未修,只因为思绪太多,不知该如何一一说明。大概有点像我那两天的情形了 继续阅读“就走了”

怪癖?

昨天下了班,ALIDA说有个好玩的游戏要不要玩,一口的答应下来。还以为是小游戏之类的呢,今早上打开BLOG才知道是这样的怪癖游戏。

在BLOG上至少写出5条自己的怪癖,然后贴地址到另外5个人blog,而且好像要写出自己游戏的来路。是不是有点金字塔的架势?

对于BLOG,向来是尽量避免写到自己当前具体的状态,即使涉及到,也尽量委婉表达。那个“我”字,也是用的小心翼翼。做网络这么久,一个BLOG和DIARY,还是分得清的。 继续阅读“怪癖?”

别人家的庭院

周末无事,翻开以前的文件夹子来看。里边都是些用过一半不到的纸张,留着草稿用的。一页页地打开,看到了那幅以前作了一半的画儿。

大三时选修过素描的课。那课被排在工学部,每周六得早起,走近半个小时的路。有一回,周五晚上合着宿舍大家一起看电影,太晚了才睡去。第二天早上没来得及起床,索性就旷了一回课。结果又到上课的时候,到了那教室,发现不过稀松几人在自习,全然没有以往人满为患的景象。素描课就在我偷懒的那次换了教室,没留下通知告示之类的。等托人打听到新教室,已经是好几个星期之后了。想着落下了别人许多,心里索然,也就没再去上那课了。 继续阅读“别人家的庭院”

莫道不相忆

台风来袭,前两天的上海风多雨重。尤其是傍晚,狂风带着骤雨,拍着玻璃窗户声声响。周末一直待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心境和感觉,俨然又回到了校园时代。

也有这样磅礴的雨。宿舍里剩着两三个人,开着灯,倚在床上静静地看手头上的书。偶尔抬头说几句话,关于看着的书,或者不经意地想到的什么。然后又不约而同地低下头,继续看书,恢复到安静。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逸,一如雨后的校园,干净纯厚。 继续阅读“莫道不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