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的第一份广告

来这里的人大多是认识我的吧!

所以孩子们、同学们、朋友们!如果你有购买贺卡的需求,无论是问候卡、生日卡,还是圣诞卡,请考虑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再生纸贺卡。
若你需要,碰面之前,请提醒我给你看贺卡目录。

作为志愿者,我负责将环保公益的贺卡介绍给你,是随身携带那本小目录的。

若是企业行为,最好事先Email通知下我,那个针对企业和机构的目录大了点,我日常的包包不大好装。

谢谢!

One card, one child!
买一份贺卡,帮助一位儿童。

复来学生之感

很久没有坐在教室里听课了,最近的一次大概还是两年前。

不知不觉地,一些熟悉的感觉又回来。老师在台上讲述,即使最容易困乏的下午时分,也是精神抖擞地参与进去(看,我是天生的好学生啊:))。有些习惯依然存在。譬如,当老师说到书本的东西,总是不自觉地往后翻,想提前了解下一步;当老师讲到某一点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往深处想,须得旁边同学的提醒才回过神来…… 继续阅读“复来学生之感”

收获

参加工作之后的第一次,完完全全地给自己放了两个月的长假。除了偶尔的出游和偶尔的聚会,大多时间都窝在房间里,看书,想自己。

看过的书会在之后,年底要做个清单,再加上读后感。

自己以前好的地方好的习惯,收集起来也不少。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渐渐明晰,应该是一件好事。

意外的收获是之后面试中得到的。 继续阅读“收获”

这里

许是这段时间有些忙碌,最近的一篇都是十多天前的了,还是转载的。

看visitors那栏,居然是超过一百万的数字了。回想这几年,开心不开心,都是在这里静静地一个人说话,不管有没有听众。也有很多的话,打开这个页面的时候敲出来,却没有保存。究竟,我不是一个外向到骨髓里的人,网络也不是一个给人安全感的地方。还有些,是我比较胆怯,怕自己笔力有限,写出来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比如游记。 继续阅读“这里”

老人家

傍晚,坐公交车回家。坐在临近走道的位子上,左边靠窗坐着的是一位拎着白色棉布袋的老爷爷。是的,白色棉布袋,跟老家收拾干棉花的袋子很像的朴素材质,与之相对照的,老人脚上穿的是双擦得干干净净的黑皮鞋,很有修养的亚光的黑色。

但是首先吸引我注意的,不是这对比分明的黑白。

在我刚找到座位坐下的当口,老人家小心翼翼的从白口袋里摸出一张一块钱的纸币,毕恭毕敬的捏在手上,握在胸前。等到车子启动车内一干人安定之后,老人将手斜后举向走道那边的售票员。老人家的上海话我学不来,大概的意思是“之前的一块钱坐到这里差不多完了”。 继续阅读“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