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露无声湿桂花

周五的下午,打开之前zualog的存档,找一些壁纸给同事。逐月而建的文件夹一个个打开,仿佛看到那些日子一段段地在眼前流过。

去年十月zualog作
1024*768 1280*800 1280*1024 1440*900

之后的饭桌谈天,给小朋友建议的时候,聊到了一两年前。说出来的忠告,或多或少,是之前给自己的。也就难免在心里计较自己的当时和现下。

有很多东西,在妥协掉的时候,所感觉到的无奈,并不等于之后的失去。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空气一般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却意义非常。 继续阅读“冷露无声湿桂花”

写字这回事

最近几天,一直没有太多写字的欲望。

上周完成的一个文案,花了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来翻案和调整。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好换一种方式来写写呢?比如命题加规定字数的作文,比如角色扮演成某个自己喜欢的作家试着用别人的方式风格和角度来写写,或者在写blog之前,多一些调查和资料的准备。

总之是在想,自己之前是不是都写得太过随意,钻进了自己浅薄狭窄的套路里,风格与适用性都单一。就像小阿说的,强调的句式总是那几种。

还有写字的时间。

有时候一些突如其来的想法很想写着留存下来,偏偏要么手头上没纸笔,要么在忙其他的事情,等到有闲地坐在桌前,那些想法,已经风过浮云一般地飘走了。更何况,闲暇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 继续阅读“写字这回事”

百分百设计么

上周五下午到展览中心看“100%设计”上海展。

一圈下来,和同事的共识是,这次最突出的是展览的互动策划部分。电话、email、短信的确认与告知非常到位,用户体验良好。

至于展览本身,对应到“100%设计”这个title,完全是一次文不对题的商业白话。虽然也有些不错的东西,但且陈列和创意档次尚在宜家以下。

如此,很是想念上次让人逛到腿疼的国际当代艺术展

和生活一样,观展也像巧克力,在吃到之前,你不晓得会碰到怎样的味道。

Netbook计划

相比买书和买衣服,添置数码产品在我的财务计划里会有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散热期。换手机的计划,大概是从奥运年延续到国庆年至今。netbook的念头略后兴起,热度却一直不减。

事实上,不过是想要个可以随身带着上网浏览加Email兼快速敲字的设备罢了。

一直犹豫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处理现在用的手机和笔记本。毕竟它们用着不坏,而且已经很顺我手顺我心了。换新似乎太浪费。

目前的计划,是买netbook,不换手机。旧的笔记本,放在家里做些netbook跑不动的事情,平时就给爸妈用。

思路地下铁

最近觉得,“思路”两个字的组合是很有道理的。

大脑里思考的条理脉络,就像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路,或有交错。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脑袋里究竟有多少条思路,即使是那几支主干道。

一旦休假,长长的假期里,思路大多如同午夜的地铁般关闭,只留下路面的交通继续。

在意识到之前,偏偏思路又不能跟地铁一样,到点开班发车通行。

所以理清自己的思路,时时提醒自己准时发车,那么即使是再长的假,也就放得下拿得起了。

昨天出门前,随手带上了李欣频的《人生的十四堂创意课》。虽然书已泛黄,但是依然获益匪浅。

刚刚在网上看到席慕蓉的《送别》:

不是所有的梦 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 都来得及告诉你
疚恨总要深植在离别后的心中
尽管 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 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
错过今朝

今朝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余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向你深深俯首 请
为我珍重 尽管 他们说
世间种种最后终必 终必成空

大约以前也是读过的。没有背下来也有好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发现美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