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走了

要走的那两天,故意装作潇洒,一幅无所谓的样子。两天中午的饭局,说到离开之类的话,都嘻嘻哈哈地混过去。特别是第二天,alida刚提到聚餐的原因,就被我打住了话头——不知道那帮人,有没有在心里偷偷地骂我无情无义。

怎么会呢?办公室里随便谁离开,都会感怀好久,难道轮到自己,反而不在乎了起来?记得以前读过的一首小词:

不是不相思
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
买不得天样纸

游子思妇,之所以家书未修,只因为思绪太多,不知该如何一一说明。大概有点像我那两天的情形了 继续阅读“就走了”

FRIENDS

一篇以前读过的小品文,一直喜欢。前天有所感叹,翻开书来又看了一遍,心平气和了许多。希望对读到的你,也有些好处。不管什么时候,有朋友在身边总是幸福的。

Friends
Anonymous

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who reaches for your hand and touches your heart. 继续阅读“FRIENDS”

一个反映中国历史疆域演变的FLASH

一位师兄在email上发过来的,觉得很是不错,便发了出来。有加作者蜥蜴和羊的QQ,不过好像不在线。且放出来吧,如果作者有异议,再删不迟。

地址在这里,WP放不出来。

前段时间一直在考虑网络的实用性和娱乐性的问题。这个FLASH就是很好的一个实用的例子,文科生如我,学了大几年的历史,也未必能把中国历史的疆域说个明白。而这个FLASH就能够帮助我们学习到这方面的历史知识。所以网络,只是个中性的东西,其属性如何,还要看人们怎么来利用。

怪癖?

昨天下了班,ALIDA说有个好玩的游戏要不要玩,一口的答应下来。还以为是小游戏之类的呢,今早上打开BLOG才知道是这样的怪癖游戏。

在BLOG上至少写出5条自己的怪癖,然后贴地址到另外5个人blog,而且好像要写出自己游戏的来路。是不是有点金字塔的架势?

对于BLOG,向来是尽量避免写到自己当前具体的状态,即使涉及到,也尽量委婉表达。那个“我”字,也是用的小心翼翼。做网络这么久,一个BLOG和DIARY,还是分得清的。 继续阅读“怪癖?”

别人家的庭院

周末无事,翻开以前的文件夹子来看。里边都是些用过一半不到的纸张,留着草稿用的。一页页地打开,看到了那幅以前作了一半的画儿。

大三时选修过素描的课。那课被排在工学部,每周六得早起,走近半个小时的路。有一回,周五晚上合着宿舍大家一起看电影,太晚了才睡去。第二天早上没来得及起床,索性就旷了一回课。结果又到上课的时候,到了那教室,发现不过稀松几人在自习,全然没有以往人满为患的景象。素描课就在我偷懒的那次换了教室,没留下通知告示之类的。等托人打听到新教室,已经是好几个星期之后了。想着落下了别人许多,心里索然,也就没再去上那课了。 继续阅读“别人家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