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LTV和CAC

LTV(customer lifetime value)代表客户终身价值,代表客户在整个关系中给你带来的收益。CAC(customer acquisition)代表获客成本。一般来说,它代表了公司将潜在客户转化为客户的平均成本。

LTV=单客平均收益*关系时间 or 单客平均收益/流失率
CAC=营销成本/获得的客户数

LTV/CAC ratio有助于作出营销投资决策:
•平衡比例——一个好的比例通常是3:1,这意味着你从客户那里收集了重要的价值,并以合理的投资获得了他们
•不可持续的比例——如果你的比例是2:1或1:1,要么你为获得客户付出了太多,要么你的产品无法创造足够的收入。当你面对这种情况时,你需要立即采取行动提高LTV或降低CAC
•错失潜力——你的比例可能是5:1或10:1,也许你对此很满意,但你可能错过了一个增长机会。你可以将营销成本翻倍,获得更多的客户来加速你的发展

dashboard中除了两者及比率,还可以从人口统计细节和行为label或时间角度去分析。

CX的挑战

做客户运营的模型,翻到一个三四年前的报告。谈到客户体验战略的挑战,也算是涛声依旧了:

1、客户连接中断
尽管高层管理人员可能清楚地表达了关注客户的意愿,但很多基于产品线的传统组织,压制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积极性,未能使客户体验成为核心的业务主张。

2、数据洞察不足
太常见了,决策者无法通过连接不同的数据来获得有意义的见解。今天的公司可以广泛地访问客户数据,但很多缺乏将大量数据进行最佳利用的专业知识。这就使得客户体验计划效率低下,因为如果没有消费者相关的偏好和行为信息,它们就无法工作。决策往往是基于直觉,而非坚实的证据。

3、对客户体验的理解不一致
部门间对客户体验战略缺乏一致的理解。没有充分定义必要的内部流程、功能接口、客户体验原则和职责。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谁需要做什么”的误解。

4、不完整的衡量指标
预算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希望从他们的投资中获得可观的回报,他们需要透明的绩效来倡导组织内的客户体验,并有效地管理他们的项目和计划。然而,现实情况是,组织经常努力寻找正确的度量标准,以清楚地将他们的客户体验努力与有意义的业务结果联系起来。

5、落后的技术基础设施
相信大多数公司都明白,现阶段的数字化需要一种足够灵活的新型技术平台来应对变化的步伐。然而,公司通常无法足够快地更新其遗留IT架构以跟上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他们需要专门的人员来确保新工具和系统无缝地适应整个企业体系结构和能力规划。忽视这一关键挑战的公司有着分离的技术支撑,无法为正确的指标和行动提供所需的数据。

6、网络沉迷
在过去的十年里,公司已经用网站或应用程序等数字界面取代了许多离线接触点。这导致了对在线接触点的强烈关注,并倾向于忽视包括在线和离线接触点在内的整体客户旅程。最后,将在线和离线放在不同的贮仓中,只关注其中一个,或者未能积极管理跨渠道整合,就阻止了公司建立无缝的客户体验,或将所有活动融合在一起。

7、客户体验多动症
改善客户体验是大多数公司的首要任务,产生了无数的项目和计划,直接或间接地以改善客户体验为目标。然而,试图一次完成所有事情是主要市场参与者提供如此糟糕体验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开早晨的方式

最近的每天早上,开窗给花花草草浇水或施肥时,太阳花还是含苞待放的样子。等早餐、家务和早课结束,再看一眼窗台,多半时候,就已经花开正好了。仿佛时间在窗外流过时,对着太阳花盆吹了一口仙气儿一样。

分享一下这美好的感动:

晏几道有一句写美人的“晕残红,匀宿翠,满镜花开”,感觉可以借来形容窗外的这一盆太阳花了。每天都在薄粉轻橙浅绿中,透出一派柔美的生机盎然。

最近看到一个报道说要避免一醒来就拿出手机,这样对一整天的心率和情绪健康都有好处。浇花、见证花骨朵儿开放的过程,大概是有益身心的打开早晨的方式吧。

莫名地联想起叔本华的名句:
Each day is a little life: every waking and rising a little birth, every fresh morning a little youth, every going to rest and sleep a little death. 每一天都是一次小小的生命:每一次醒来起床,小小的诞生;每一个清新的早晨,小小的青春;每一次休眠,小小的逝去。

另一个拍残了的视频:

不晓得是设备简陋,还是人力不逮的缘故,也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单单是记录美好这个想法,也不容易实现啊。

路漫漫其修远兮。

视频在微信号

Stay off social media

I decided to get off social media, or at least limit the time I spend on it.

In my opinion, fact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sentiment. But when an argument happens on social media, both sides care about their mood, not the facts.

It seems like no one knows the truth, but everyone believes in themselves and thinks they are so right.

based on David’s correction in lang-8.com

雅典

希腊的雅典,是我见到的第一座西方的城。然而每次用英语跟人聊起它时,脑袋里都要卡顿一下,确认它名字的发音——跟大多数音译的地名不一样,它音译的本体大概不是英文的Athens。

之前的印象里,这里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希腊众神具象化的所在,也是一直好奇的遥远地方。

对于一个知识坐标原点在当代中国的人,当了解到比孔子晚10年的西方世界里出现了一个与孔子在中国所占地位几乎相同的人物时,对那个地方记忆深刻又神往,大概是难免的。

站在雅典卫城,心情与身处柬埔寨的崩密列有些类似,却更复杂些。书本上看到的图片,大概是角度选得好,不像现场这样残旧。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或坐或站在后边的广场上,仿佛它可以一眼望穿。

繁复的建筑结构,不复存在;女神的姿态和仪式,也已不在。只有门前的橄榄树,还在吐着新芽。

坐在车上穿过雅典的大街小巷,很难不喜欢这里。不高的建筑,很多露台上都生长着舒展的活力四射的植物。生活其间的人们,积极地热爱着生活的。

跟国内的许多城市一样,如果带着历史和传说的眼睛旅游,雅典有很多很多值得驻足的地方。

雅典科学院是不容错过的。竖着食指讲课的苏格拉底,仿佛在跟你强调“认识你自己”、”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Beware the barrenness of a busy life.”;另一边的柏拉图仿佛捏着一支笔,在书写他的对话录和理想国。

他们身后的雅典娜和阿波罗,讲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如果有下一次,得多留些时间,慢慢地逛。